(资料图)
【本文由“BABELFISHER42”推荐,来自《工农业剪刀差一直存在,但并不是工业单纯剥削农业,本人是工人子弟来说一说》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山回路转四三方案主要用的是大庆石油的钱。
点到了问题的一部分实质。工农业剪刀差,农民对中国工业化做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的。但同样,过分强调工业剪刀差,过分强调农民的牺牲和贡献,也是不客观的。
1952年2月29日,中财委发布【1952年度国营企业提交折旧基金办法】,从而开启了长达三十二年之久的国营企业的基本折旧基金大部分上缴国家的历程。这意味着什么呢?仅一五建设期间,国家共提取基本折旧基金59.09亿元,大修折旧基金32.41亿元,超计划利润分成10.61亿元,共计102.11亿元。这些钱,是国营企业在上缴全部利润后,再反哺给国家建设和发展经济的钱呀!
这个政策后来曾被诟病为扼杀了国营企业设备和技术更新所需基金,是杀鸡取卵的办法。但当时新中国为了发展自己的工业,在缺乏外资,缺乏工业规模的基础上,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从1949年到1957年,国家财政收入共计1736亿元,与农业相关的财政收入占45%,但来自农业直接收入从39.2%降至12.8%,逐年下降。1953年到1957年,从税收和剪刀差获得的资金约占农业国民收入的18%,但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达到了28%。工业发展后,反哺农业的现象已经出现。
当时中国工业最发达的东北地区,到了1951年工业内部积累的资金,就已经相当于国家对东北的投资总额了。这也是国家确立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决策原因。
所以,绝对不能忘记农民对新中国的巨大贡献和做出的牺牲,但同时也绝对不能忘记国企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对任何一方的忽视和过分夸大,都是不客观的。中国能发展到今天就是靠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奉献和牺牲。包括农民,工人,科研人员,教师,战士,医务工作者,服务人员......所有行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