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失落都是无声的。
某种程度上说,对 GPT-4 的沉默,是一种全方位落后的自觉:随着微软追加投资,OpenAI 的估值站上 290 亿美金,一家创立于 2015 的人工智能硬科技公司,打破了当下大多数互联网公司的主流叙事。
无论是 " 已经没有什么创新空间 ",还是 " 用于创新的资源不足 ",还是 " 硬科技被卡脖子 ",这些流行叙事,在 OpenAI 面前,一一得到证伪:
(相关资料图)
在人工智能语义理解这个赛道上,并无任何实质性技术卡脖子。GPT 的逻辑,更多是技术信仰,以及运用算力进行试错与暴力破解。
这再讽刺不过:
在本应是中国互联网最擅长,最内卷,最做题家的赛道 —— 在这里,我们提出了全球最多的发明专利申请。最终却被美国 VC 用最直接的方式一力降十会,爆破出了足以颠覆整个科技赛道的全新生产力工具,让还纠结服务机器人和人脸识别商业化的 AI 独角兽们不敢抬头。
这一次,我们的互联网企业技术上落后了,概念上也落后了,甚至连追热点的心情都没了:大家都不敢将自己的尴尬表情公之于众,毕竟,谁也不想说出花在自己身上的那几十亿是被浪费了这个事实。
我怀念 10 年前的那些互联网人。
十年前,曾经意气风发的互联网从业者,无论是 VC 还是创业者,充满了热情,每一个人都在积极调动起来,将雷达全面对准硅谷。
在硅谷里的每一个咖啡馆里,都有在密切追踪美国最火的项目进度的中国投资人;而每天飞向深圳的航班里,坐满了打算将实验室想法带回深圳的斯坦福计算机高材生。
互联网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动员起来,保持极高的市场敏感度,创业者拿着火热的风险投资,直接可以打造跟美国完全相同,甚至更好的互联网公司。
咖啡馆面对面的名师启发,总好过 zoom call 的在线教育。大疆好过美国原版无人机,短视频平台更是横扫全球互联网。
上了三年 zoom call 的互联网公司们,现在都在忙些什么呢?外卖,游戏,直播,广告,大家都在同样的赛道卷来卷去。不赚钱的生意不做,一方面是不敢再烧钱,另一方面是架不住内部盈利的压力,不盈利的业务承受不住集团的压力。
反创新的负向循环正式启动:
一家公司越是没有科技创新,在舆论眼中,大肆盈利越是其心可诛。但越是焦虑自顾,离科技创新也就越远,所有的参与者动作也就愈发走形。
大家于是只能假装一切尚未散场。
如果你参加过手机品牌发布会,你就会越来越明白这样的道理。
坊间戏言,手机产业已经变成了一个发布会驱动型业务。坐满几百人的体育场中央,几百名媒体老师对着毫无新意的科技起劲鼓掌,而展示者更是语无伦次的描述着许多年前就已日臻完美的镜头防抖动、电池高延时技术。
等一下,这些技术 N 年之前不就已经有了吗?
这样的场景让人如此陌生,中国互联网行业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
这几百名媒体老师恰似在家上惯网课的孩子:没有人真的为了任何貌似激动人心的发明而鼓掌,相反,大家只是为了鼓掌而鼓掌。因为终于回到了现实中的教室。
Zoom Call 让每一个科技从业者面露疲惫,前沿科技感知能力迅速下滑,每个人都在强颜欢笑,就好像这出反创新的戏剧尚未散场。
科技从业者感知能力下降的表现还有很多。
特斯拉已经转向算力取代稀土,而我们的新能源车还在研判下一款特斯拉可能采用的各种稀土配方。
在马斯克的最新的技术公式里,去稀土的感应电机 = 算力方案 + 传统异步电机 = 稀土永磁电机。即,其中原由稀土负责的效率与稳定性,由算力方案进行替代性解决。
在罗彻斯特大学的超算资源的支持下,超导技术的进阶之路再不是传统的实验物理范畴,而是 " 超级 AI + 材料 " 计算学。AI 已经已经全面应用于新化合物发掘的时候,我们还在为防抖动镜头和补光技术鼓掌。
今天的中国互联网一切都好,它拥有更好的回馈社区能力,让越来越多的老人,通过一部手机就能买回来越来越多也许并不需要的东西。但与此同时,它也正在失去对前沿科技的捕捉能力。
人类历史上任何创新都来自于想法和制度上的激烈竞争。失败的创新者下场非常惨烈,成功者往往拿走了一切。
沉湎于内卷的互联网公司们,现在只是落后了 3 年,一切为时未晚。也许,一切都要从走出 Zoom Call、走出内耗,从重新拾回最简单的办法开始。不过,从 AI 进化的视角,我们要清楚地看到,时间也确实已经不多了。
来源:锦缎 微信号:jinduan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