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人民检察院日前发布《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检察院知识产权犯罪检察白皮书(2020-2022)》。据白皮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区检察院累计受理各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60件涉及412人,其中审查逮捕案件78件201人,审查起诉案件82件211人,起诉案件均获法院有罪判决,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打击情况总体平稳。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作为现代民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完善中国法律体系、建设法治国家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区检察院聚焦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痛点难点堵点,坚持依法能动履职、强化综合保护、推进诉源治理,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待。
商标类案件频发,电商平台首当其冲
(资料图)
白皮书显示,制假售假犯罪呈现出向新兴领域发展的趋势。2020年至2022年,区检察院受理涉商标类犯罪审查逮捕案件71件186人,受理涉商标类犯罪审查起诉案件78件198人,在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中占绝大多数。从侵犯商标领域看,民生类产品是常发类型,如饮用水、白酒、鞋帽以及疫情期间的口罩等。此外,还出现了“热玛吉”美容仪、牙齿美容等医美行业侵权假冒犯罪。
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网购、直播购物等方式受到消费者青睐,由此产生的侵权假冒行为也越来越多。白皮书分析,消费者无法直接接触到商品的购物方式给了犯罪分子制假、销假的“可乘之机”,使得侦查取证、涉案数额认定等方面增大了难度,因为借助电商平台进行销售的电子数据具有时效性,且易删改,存在刷单、商户关闭注销等复杂情形,这就对于电子数据固定和审查的及时性、完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产业链特征明显,犯罪手段不断翻新
近年来,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从零星、单独作案为主向团伙作案转变,呈现出集团化、产业链趋势。制假人员、伪造商标人员、售假人员环环相扣、相互勾连,制假售假团伙内部运营、客服、采购、美工、运输等均由专人负责,分工日益精细化,部分案件甚至形成了跨省市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产业链。
随着打击侵权假冒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力度的增大,知识产权违法犯罪手段也不断翻新,案件行为定性、侦查取证和涉案金额认定面临新挑战。例如通过翻新美容仪探头进行制假售假,商品价值与服务价值的认定与区分等,均系司法实践中的新难点。
全链条打击犯罪,“四方联动”合作护航
去年7月,区检察院主动对接区法院、松江公安分局、区知产局,会签《关于加强松江区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强四方联动,在线索互移、行刑衔接、法制宣传等方面建立健全协作机制,积极探索知识产权保护的“松江模式”。例如在办理“热玛吉”美容仪制假售假系列案件中,区检察院与松江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进行座谈,联合走访医美机构,深入了解辖区内“热玛吉”项目的经营现状、医疗器械采购流程、执业医师管理情况,就发现的不规范问题提出完善建议。
此外,区检察院积极开展“检察蓝·护航G60”行动,与区科创发展办公室签署《关于服务保障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的协作意见(2.0版)》,开展“蓝盾护企行动”,严惩知识产权犯罪,强化跨区域知识产权检察协作联动,加大对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沿线企业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力度。
针对知识产权犯罪近年来的特点,区检察院强化监督职能,“全链条”纵深打击犯罪,三年来共依法追捕追诉到案51人。例如在上海高检院与国家版权局等联合挂牌督办的“任天堂”游戏软件著作权被侵权一案中,通过审问最初到案的犯罪嫌疑人、系统梳理书证,成功发现并追溯侵权芯片源头,彻底铲断了犯罪链条。在“全链条”打击犯罪中,从强制措施适用、量刑提出等方面依法分层处理,确保量刑适当,罪责刑相适应。同时,在办案中注重追赃挽损,全面审查犯罪嫌疑人违法所得、钱款去向、涉案财产查扣冻情况,综合运用刑事政策,将追赃挽损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相结合,提高追赃挽损的效率效果。
文字:陈菲茜
图片:区检察院 供图
编辑:贾丽 张友明 柳清
上一篇 : 绿通科技(301322):5月9日北向资金增持3.23万股_热资讯
下一篇 : 最后一页